八一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中文 > 不思量,自难忘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多时,就到了忠勇侯府。

怀瑜翻身下马,到马车边扶着阿娘和妹妹下来。

郑怀舒看着重新修葺过的大门,满意地点点头,转过头对着林夫人和怀瑜说。

“阿娘,阿兄快进去看看,府中多年不曾住人,我就安排了灵卉带上工匠先来京都翻新了一番。”

“咱们的院子都是照着自己选的图纸修的,想来阿娘和阿兄应当是会喜欢的。”

“除此之外,府中其他许多地方也都重修了,是阿娘会喜欢的风格。”

怀瑜扶着林夫人,听见郑怀舒雀跃的声音,打趣她。

“哦~只是阿娘会喜欢,看来是我这个阿兄哪里做得不好了,不知我是何时惹了咱们家郑大娘子不开心了?”

“阿兄~”

郑怀舒走到怀瑜身边,牵着怀瑜的袖子晃了晃。

林夫人看着兄妹俩的互动,温温柔柔地笑着,揽过郑怀舒护着道。

“你不是哪里惹了阿舒,你是看不上我们阿舒的设计,杭州府中你院子周围的景致可都是阿舒问过你之后修整过的,也不见你平日里欣赏欣赏,夸赞一二。”

“如此这般,谁还要管你,只要我和阿舒喜欢就好了。”

郑怀舒连连点头应声。

“就是就是,阿兄又不爱赏景,若是又像在杭州时依照着阿兄喜欢的修葺,平白浪费了那么好的景色,还浪费钱财。”

三人边说着边进了门,怀瑜看着眼前这雕栏玉砌、玲珑浮雕、精雕细琢的影壁和游廊,不确定地说。

“这花费就很少了么?也罢,你和阿娘喜欢就好。”

府宅内里更偏向江南风格多些,颇有些一步一景、雕梁画栋的意思,引了活水入湖,轩榭廊坊均是处处可见精致巧思。

“花费又不是浪费,如今既是要在这里久住,当然要住的舒心才行。”

郑怀舒反驳道。

“再说,祖母当年有多会赚钱你又不是不知道,阿娘以前擅经商的名声也被阿耶到处宣传,也就是到了我这才转明为暗,可还有些在明面上呢。”

“而且这么多年的家底儿,就算是祖父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败掉的,何况他当年花的还远远赶不上祖母挣的呢,若是装潢得差了,恐怕才是要惹别人怀疑了。”

怀瑜一双桃花眼无奈地看着郑怀舒,温声讨饶。

“好啦好啦,阿舒大小姐,是阿兄说错话了,就放过我这一回吧?”

郑怀舒面上努力维持勉强的表情地点了点头。

“行吧,就这一次哦。”

林夫人在一旁看着兄妹俩一来一往的,乐地轻轻笑出了声。

怀瑜和郑怀舒将林氏送到主院,一直陪着到用了午饭。

饭后林夫人精力有些不济,对着怀瑜和郑怀舒表示自己乏了,让兄妹俩自己回自己的院子里,该做什么做什么,晚饭也不必过来了。

怀瑜与郑怀舒便各自回了各自的院子。

怀瑜回去后,看着与之前住所不同的布景,不知为何却处处透出一股熟悉的感觉。

等到进屋后仔细打量一番,才发现各处布局都是他习惯的样子,虽然装饰不同,可大部分他用惯了东西都在原来的地方。

怀瑜接过方宁奉上的热茶,轻嗅茶香后品了一口,只觉得茶水入喉,顺流至胃,一直暖到了心里。

——

接下来几天里,怀瑜忙得倒头就睡,白天要去拜访一些在京的故旧亲朋和家中世交,还有几位老师的好友,早起要做早课以免荒废武艺,晚上还要温习功课,做文章。

直到了四月中旬,怀瑜还要去拜访最后一位。

这位是怀瑜的老师,也就是春钟先生的至交好友,二人早年游历时相识,如今是落枫书院的山长,其学识渊博,桃李满天下,自号昌年先生,凡读书人大都尊称其一声昌年先生。

怀瑜的老师自五年前去杭州后就定居在那了,怀瑜此次进京他就将怀瑜功课托付给了昌年先生教导一二。

怀瑜带着路上这段时间积攒的功课来到落枫书院,将其交给昌年先生。

昌年先生接过后粗略地看了一眼后放在案上,伸手让怀瑜坐下。

捋了捋胡须,满意地道。

“元正倒是收了一个好徒弟啊,这字极好,遒劲有力、雄浑疏朗,又不失清秀隽永,自成一派。”

“这文章也好,粗粗一看,也很是新奇工整。”

“这人也好,家风端正,面如冠玉,目若朗星,目光清正,心思纯澈,气宇轩昂,却又温文尔雅,好,实在是好啊。”

昌年先生将怀瑜夸赞一番,又问起怀瑜的老师。

“元正身体可还好?他来信只说将你托付给我,又说他如今在杭州每日赏花听雨,煮酒烹茶,好不快活,就是不提自己如今身体如何。”

怀瑜随极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却还是被他夸的面染红霞。

听他问起老师,也是皱紧眉头,担心地回答。

“老师毕竟年迈,年轻时又落下了病根,身体近年来越发不好,幸好甚少染病,倒是还算康健,我走时他看着还好,大约是经受不住奔波,这才不肯上京。”

昌年先生长叹一声,目光哀切,阖眸点了点头道。

“杭州景色好,在那里养老也好,等在过两年我就去那里陪他。”

二人正说着,就从门外走进来一个人。

来人一袭青衣布鞋,头发打理得齐整干净,只用一根同色布条束起。

明明是端正整洁的打扮,却无端的带出了一身的落拓风流。

来人见怀瑜和昌年先生坐着愣住没反应过来,便自己找了把椅子坐下,勾起嘴角。

对着昌年先生抬手点了点眉头。

“老师,几年不见,这眉心好似是又多了几条沟壑,看来咱们落枫书院的学弟们不太听话啊。”

又转头对着怀瑜眨了眨那漂亮的瑞凤眼,抬起手招了招。

“修瑾,好久不见。没想到你们比我早出发那么多,咱们到京的时间倒是差不多。”

“历练了这么几年,怎么还是没个正形的样子。”

昌年先生眼眶微润,语气却带着笑意。

随即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其比起离京时似是黑了些、瘦了些,还更高了些。

虽然还是一副风流做派,却褪去了身上那股子初出茅庐的清高幼稚,眼里较以往的清澈更多了几分世俗的沧桑。

心里一时感慨良多,却只是点点头,说起邴齐此次的差事。

“江南一事,修正不要抱太大期望,当今圣上......”

“呵,我恐未必尽如你意,但你也算是得了皇上的信任,如此任上三年知府,既立了功也熬了资历,往后想是要留你在京中。”

“如今吏部、刑部侍郎都有空缺,只是不知皇上更瞩意于将你安排在哪里。”

邴齐勾着嘴角,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随意说着。

“法不责众嘛,我知道的,但江南那所谓的几大世家总是逃不了的。”

“呵,这些世家大族肆意圈地,欺男霸女,抵制寒门,为官的中饱私囊、大捞油水,甚或贪墨赈灾银两,为商的垄断商道,肆意抬价,阴阳账本,偷税漏税的比比皆是。”

怀瑜听至此处,想起当初妹妹初掌家业时那动不动抓狂的样子,也是连连点头。

“正是,我往日里也常听家里提起过,许多产业店铺都曾被那些世家打压。”

“他们私下养了地痞流氓驱赶客人、截断供货、手段下作,不止是江南,其他地方也有如此现象。”

“普通百姓生活实在艰难,此次如若还不严惩世家,以树榜样,只恐这世道要生乱。”

“此次就算皇上想轻纵,想来太子殿下和非世家出身的朝臣也会进谏劝阻的。”

昌年先生见二人如此,面上不语,只是心下摇头微叹。

这世上有些事,旁人说是听不进去的,还是得自己去见识见识,亲自去撞撞南墙,才能深有体会、铭记于心。

昌年先生想到了什么,忽地一愣,皱起眉头问邴齐。

“这么说,你还未曾觐见过皇上?江南之事虽是贪墨大案,且事涉赈灾银两丢失之事,但凡事只恐迟则生变啊。”

邴齐摆摆手示意昌年先生安心。

“老师放心,证据皆已交给锦衣卫指挥使于和韵转呈,此人是皇上心腹,此时想必那些罪证早已尽皆呈至皇上面前,至于我早些晚些觐见,不打紧。”

那瑞凤眼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一圈,带上右眼下那粒小小的淡褐色圆痣,明明是风情流转的样子,被他做来,却无端端多出一股子欠揍的意味,是让人既好气却又生不起气来。

“再说了,离家多年的游子总是最记挂家里的嘛,难道我还不能顺路回家喝上一杯茶水了?”

他云淡风轻的一句话,玩世不恭地态度,轻轻巧巧地就叫昌年先生又湿了眼眶。

邴齐年幼时便失怙失持,家中并无可信赖仰仗的长辈,只有些觊觎薄产的豺狼。

其父也曾是昌年先生的学生,深受其恩,临终之际因无人可托,便求昌年先生收下邴齐做学生,以便看顾、照拂一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