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謝混問羊孚:“何以器舉瑚璉?”羊曰:“故當以為接神之器。”
劉尹雲:“見何次道飲酒,使人欲傾家釀。”
…相关:一块石头、论如何从万人厌变成万人迷、如果月亮有话说、全校都是我前任、穿书后成为男主的白月光、月亮很亮是因为太阳的光、将军不在、小虎牙天使、一个备胎转正的艰难历程、大三了我才喜欢你
劉尹、王長史同坐,長史酒酣起舞。劉尹曰:“阿奴今日不復減向子期。”
君无故,玉不去身;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士有献于国君,他日,君问之曰:“安取彼?”再拜稽首而后对。
孔子至舍,哀公馆之,闻此言也,言加信,行加义:“终没吾世,不敢以儒为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