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写完这个我才发觉都死完了:盛琼死了,易柔死了,祖父死了,大哥死了、祖母死了,父亲死了,二哥死了,易无病死了连张妩都死了。简直了。
这和我最初的预期很不一样。
最初起《母亲在上》这个名字,是因为总是在网上刷到女性之间的互助,我想,母女不一定是生理关系应该是精神关系,就体现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当张妩看见罗碧人穷极一生都受制于祖父的时候,她果断在祖父年迈无力时杀了他,割掉罗碧人身上的枷锁,所以才有第一章说张妩和罗碧人也有母女血缘,是杀掉祖父的那一刻,张妩成了罗碧人精神上的母亲;二是张妩,同样面临罗碧人的困境,她能杀掉祖父,是因为她在局外,当她身陷囹圄时,她也是无助的,但她不甘心,所以后来她想利用易无病剪除霍蒙天,但霍问青不愿意,张妩心软了,更多是怕了;但她没想到霍问青会为了她杀掉霍蒙天,那一刻,霍问青仿佛成为了张妩精神上的母亲。
但互助≠精神母女关系,这篇文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够让我妈妈逃出她眼下的困境,我看得见她,我希望她也看得见我,而不是把我推开。
易柔就是我想象中的母亲,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她和她妈妈就是易柔和易无病,每次只要她提起她和她妈妈,我也会觉得幸福。(要是真的有,那我大抵是个甜文作者,而不是每天苦大仇深写一些不上不下的东西,写的时候每天卡得头秃,剧情总是不连贯。而且,也挺自我怀疑的。感觉自己高不成低不就,卡在中间坚持一些我所谓的东西,怪难堪。(坏了,得找个工作治一治我这矫情的病症)(处理差不多半个月和论文有关的事情,回头再看再看这篇文就有更多感慨)
易无病从易柔那里学会爱人,总是听她提起霍问青,她耳聪目明,自小博学,像她那样的人就应该功成名就,但霍问青只能受困高墙,所以她心疼霍问青不能展翅高飞。但直到真正和霍问青相处,她才为霍问青倾倒,世俗在女子身上强加三万万规矩,多数人都被压住了,少数人不愿意,更少数的人能背得动。霍问青就是后者,她极其坚韧,哪怕最后城破家灭,她还是选择活下去。
易无病的出现,于霍问青而言,就是一场大病初愈的雪后晴天,她解答了霍问青内心的两个问题:第一个,从前她浸泡在霍家的大染缸里,处处是女子身居低处,她以为本该如此,但易无病告诉她,不是的。这使得她开始注意她总是忤逆父亲的母亲,看着她受尽屈辱,她以为自己是心疼母亲,但其实她潜意识觉得现在的母亲处境就是将来她的处境,最后她提剑杀了父亲,劈开张妩身上的枷锁,明白当时罗碧人为什么不阻拦张妩,明白罗碧人为什么像个孩子哭得肝肠寸断;
第二个需求就是,想要得到爱不是去讨好,不是什么做到最好让别人无可挑剔最好,看得见她的人哪怕当霍问青浑身是刺的扎向对方,对方还是柔软的包裹她。易无病和她第一次见面时说的那句:“你也是这世上顶顶好的女娘”真叫人破防,我都觉得破防。
另外,我真的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母亲在上》的情节bug蛮多,盛琼兵败的原因、带来的一系列连锁效应包括最后杀出来的方庭白都是没有交代清楚的,但是这个故事本来就是从《长公主逼我造反》划出来的分支,我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故事写了出来,问青的后半生也会在里面提到,但她不是主角,剧情bug也会填补完整。
还有就是,有很多细节笔者都没有铺开:比如问青和病子的相爱过程没有详细写出来、比如病子和张娘、问青和易娘的隐性的母女关联也没展开(所以预留了一点番外,以作弥补)
同系列的分支故事还有两篇,文案预收都还没挂出来,这个比较重要,先打个预防针,因为方庭白是言情线(但在GL中她的线很边缘,不过我喜欢她,所以她也有分支故事,会不会写另说);另外一篇算女无
当然啦,说这个另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想求大家看看隔壁《心动通缉令》连载ing,也求看。
短篇《论走狗的上位法》和中篇《被病娇师尊强制和谐后》都完结可宰(这两算我的古早之做,属于凑合看都有点那啥的地步),预收《长公主逼我造反》,不过这篇比较文案废,大抵是权谋类型,希望我能坚持到写这篇文的时候。